朋友圈里有這么一條:
第一
,如果所有的工作收入都是一樣的
,你還會選擇現在的工作嗎?
第三
,如果只剩十年的壽命
,你做什么事情才不會留下遺憾
?
你們心里有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嗎
?我是真的停留了十分鐘,想了想自己的答案
。
我們每天清醒著的時間不過 16 個小時
,除去必要的衣食住行
,工作能占到其中的 60% — 80%
。事業(yè)與婚姻齊名
,是會對人生產生最深遠改變的兩大因素
,工作不如意,對生活質量
、情緒健康
、自我價值的實現都影響重大
。
回頭翻看去年在知乎回答過的一個問題,匆匆寫下的幾段感想
,竟然收到了接近 12000 贊
。可見有多少人在找工作上遇到困惑
。
哪怕今天我已經離開企業(yè)為自己而工作
,站的角度有些不同,再看還是覺得有分享的價值
。后臺關于工作選擇的詢問也非常多,謹以此文代表我的一些看法
。
很多人都認為
,鑒于專業(yè)原因
,應屆畢業(yè)生從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可能性不太大
,但是并不怎么喜歡本專業(yè)。其實是比較猶豫是堅持自己的興趣還是堅持自己的專業(yè)
。堅持興趣的話,實在是毫無優(yōu)勢
。堅持專業(yè)的話,自己又不太喜歡
。
不管是沿著專業(yè)的路徑走下去,還是按照內心的召喚去做感興趣的事情
,都有可能走上康莊大道
,也有可能荊棘密布
。
核心在于你選擇加入什么樣的行業(yè),效力什么樣的公司
,跟隨什么樣的領導。時代
、行業(yè)、公司
、部門
、主管,這每一個層級上的大環(huán)境
、小生態(tài)
、微變化
,都會對工作能否順利展開產生巨大的影響。
個人內心那點小傾向的影響力
,之于這些外界環(huán)境施予的影響力
,常常是微不足道的。
所以選擇工作是一個純粹的理性行為
。行業(yè)
、公司、主管
,這三個關鍵點選擇靠譜了
,再加上個人努力
,一般不會太差
。
在這三個點上都選錯了
,這份工作就是再熱愛也干不出啥成績
。首先是做出對的選擇
,其次才有,越努力越幸運的機會
。
好工作有什么顯而易見的標志嗎?
行業(yè)、公司
、主管
,聽起來都很難選。人心隔肚皮
,職場小鮮肉總是困惑于看不清老油條的真面目
,有沒有什么簡單可執(zhí)行的識別方法,讓那些值得奉獻的好工作脫穎而出
?
好工作標志一
具備顯著提高你個人價值的能力
工作的本質
,是把我們的單位時間最大商業(yè)化
。只有能力不斷提高,單位工作時間里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才能享有不斷上漲的價格/工資,從而在未來
,當你的體力已經遠遠不及年輕人的時候
,還能維持同樣的生活品質
,或者過上更為自由的生活。
人生的理想狀態(tài)應該是先抑后揚。年輕時精力充沛牽掛少
,適合奮斗拼搏學本領;人到中年時各項生理機能衰退又俗事纏身
,只有之前的積累足夠
,才能從容,應對自如
。
如果反過來
,年輕時自由散漫騷浪賤
,人到中年就會百般局促
,杯具復杯具
。
因此
,花同樣的時間精力,從事能升值的工作才是要務
。在這個標準下,來思考哪些因素不屬于能提升你價值的——
比如優(yōu)美的工作環(huán)境?便利的公司地點
?美女很多
?工資多一千
?上班不打卡
?年假多三天……
這些因素并不能確保“提高你的價值”
,那在你考慮是否接受這個工作時,這些因素的權重就應該很低
。
而另外一些因素就變得很重要:
比如公司是否是行業(yè)領先者,具備領先的技術實習
、管理水平、產品品質
?
帶你的老板牛不牛
?
是不是可以學習到行業(yè)內最專業(yè)的工作方法
?
是不是能接觸到最一流的技術?
能不能參與創(chuàng)新性的核心項目
?
有沒有牛逼的合作伙伴?
是不是業(yè)內最高作業(yè)標準
?
……
見賢思齊
,擇鄰而居
,不要小看環(huán)境的力量
。這個環(huán)境不是指的辦公環(huán)境
,而是人際環(huán)境
。
加入領軍企業(yè),師從業(yè)內大拿
,是初涉職場最大的幸事
。
好工作標志二
凝聚了一批簡單做事的人
經驗欠缺的年輕人如何快速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靠譜?其實入職一個月就能基本判斷個大概:
那些兢兢業(yè)業(yè)工作
、認真負責的同事是否在核心崗位上
?
業(yè)績突出的同事是否得到公開表彰?
能力突出的人是否隨著年限增加獲得了超常規(guī)的回報
?
那些樂于八卦、無所事事
、充滿負能量的人是不是被邊緣化?
部門之間合作推進一件事情是否難于上青天
?
流程審批性的工作已經占據了日常工作內容的接近一半
?
來自用戶對公司產品的合理建議是否能得到反饋
?
……
一個獎懲混亂、士氣渙散、整體氛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公司
,走下坡路是早晚的事情
。這樣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危險性
,會不知不覺間瓦解掉一個人的所有斗志
。年輕人進入這樣的公司極易被同化
,畢竟人都是有惰性的。
好工作標志三
公司產品能夠讓你自愿推薦給身邊的親友
一個公司組織存在的意義在于替人類社會解決了某一個問題。少數公司之所以偉大
,因為他們不但解決了一個特定的問題
,還促進了社會效率的提升和結構升級。
但社會上也的確還存在為數不少的工作
,并沒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這一點從產品上最能直接顯現。
比如那些提供低俗炒作服務的公關公司(配合一些短視的公司提高知名度)
,在街上發(fā)傳單拉人頭、買電話號碼給客戶打騷擾電話的工作(很多大學生在做
,一天可以掙個一兩百塊)
,一些靠社會潛規(guī)則維系灰色鏈條的生意
、鉆政策空子謀得短期收益的項目
、質量低劣的偽冒產品......
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
,你愿意把你們公司的產品
,推薦給自己的家人朋友嗎
?如果你不但放心
、還非常驕傲
,這公司基本上是靠譜的
。(除去直銷模式的工作哈)
聽起來好有道理的樣子
。除此之外,如何在行業(yè)
、公司
1. 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學會判斷行業(yè)大勢
。
大概在五年前的時候,我面臨著一次換工作的機會
,當時給我最高薪酬的offer
,是一家做電視購物的公司,跟那個主管聊的也非常投緣
。但是我最終沒有去
,就是因為我考慮到電視購物是一個夕陽行業(yè)
。
電視購物會看的可能就是老頭老太太。中國的確是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但要注意的是
,下一波步入老齡化的是我們這樣的人
。
我們這樣的人還會相信電視購物嗎
?并不會。所以這個行業(yè)終究會面臨轉型或者升級換代
,或者直接被淘汰
。這都非常非常有可能發(fā)生
。我剛才搜索了一下
,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新聞了
,最后的新聞停留在 2012 年。
也許這個公司已經關閉了
。那我當時的選擇進入互聯網行業(yè)
,從目前來看就是一次對的選擇
。
所以說眼光不能只看到眼睫毛
。男怕入錯行
,如果判斷不好多求助下行業(yè)里的資深人士
。
2. 要特別關注公司業(yè)績是否在穩(wěn)定的提升
。
上市公司的話
,近幾個季度的財報就能夠看出來了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話主要是看它的產品銷售情況
。很多同學會認為自己是否升職加薪
,取決于自己跟主管的關系
,這樣想問題很容易遇到意料之外的結局。
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家公司有沒有這個空間給大家升職加薪
。
我曾經在一家公司一共呆了一年半的時間
,我是那個部門表現最好的一個員工
。在這個一年半的時間里我得到三次公司級表揚
,但是我加起來的工資漲幅一共就是五百塊錢......
公司
、部門、主管
,都很認可我
,但其實他沒有能力去回報你了,因為整個公司的業(yè)績是不斷在下滑
。當公司業(yè)績下滑的時候,剛執(zhí)行一年的很多福利
,什么下午茶
、年假
、不打卡、調休
,全部取消了。這是親身經歷的事情
。
3. 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主管還想不想奮斗
。
大家普遍認為的好主管
,都是指的好相處
,比如脾氣溫和
,批評都是私下的,表揚都是當面的。
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
,你會發(fā)現一個好的主管
,用一句大白話講就是如果你干得不錯
,那么這個主管除了給自己加工資
,還能想到也給你加工資
,這就已經是一個好主管了
。其他的都是些細枝末節(jié)
。
脾氣好的領導會讓你一時舒適,但有著昂揚斗志的領導才是珍寶
。
實話講,這個社會還有不惜得罪你
,也愿意給你指出缺點的主管,甚至以身先士卒的方式帶動你
,應該好好珍惜。他本沒有必要這樣做的
,只要給你績效打個 D ,會有更專業(yè)的 HR 同學來善后處理
。何必結私怨呢。
我有一位人品極佳
、修養(yǎng)很高的主管。他好到能拿出自己的年終獎請大家出去旅游
,能做到這一點的主管真的是太贊了
因為當時整個部門的業(yè)績蕭條,蛋糕越做越小
,大家在一片兄弟姐妹情義中各尋各的出路。兩年后
,還啥兄弟姐妹,不過是一段日子
,一場不值得寫進簡歷的工作經歷。
鳥獸散的公司出來的員工
,在市場上也不會有多高的競爭力
。同行在溢價爭搶的人才
,都是那些在領頭羊企業(yè)里掌握了先進經驗的人。這里
,還有一些真心話想送給大家:
1. 那些已經退休多年
、連微信都不太會用的爸爸媽媽,并不會幫你做出好選擇
。很多同學的孝順體現在
,連找工作這件事情都要咨詢父母
。如果是脫離社會已久的,自己的事業(yè)也沒有搞定的那些爸爸媽媽
,怎么能給出正確的方向呢?
社會是在高速進步發(fā)展的
,如果你跟媽媽的選擇是一樣的
,應該思考下自己是不是快 out 了
。始終站在時代潮頭從未退出事業(yè)舞臺的牛逼型爸媽除外
。
2. 永遠要找你身邊最牛的那個人去咨詢而不是你最信任的
。你往往最信任的人比如說閨蜜
,同學
,都是因為他們是你最親近的人
,但最親近的人
,往往是因為你們在同一水平線上
。差距太大的人很難做朋友的,所以她們也只能給你一個差不多眼界的選擇
。
記住要去找你身邊最欣賞
、最牛的那個人幫你提建議
。
3. 判斷不好的時候看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牛不牛
。哪怕這個公司你都沒有聽過名字
,如果他都是跟很牛的公司在合作,你就選他好了
,因為那些很牛的合作伙伴
,都不是傻子,已經幫你考察過了
。
4. 一個有自律意識
、責任心強的人
,到哪里都不會差。不少同學說自己遇到逆境
,不知道怎么辦
。給大家講個真實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央視的知名主持人張泉靈后來轉行做紫牛基金創(chuàng)始人吧
?有幸有兩個月與泉靈姐有很多的工作接觸,給我觸動很大
。
她除了意料之中的廣博知識和活躍思維,更重要的是她的嚴謹自律和勤勉努力
。對所有事認真負責,效率驚人
,可怕的是智商極高還每天不止工作 8 小時(簡直是 18 小時的節(jié)奏),我們曾經開玩笑說她這是用生命在轉行
。
而相反的
,也會見到一些工作拖拖拉拉
,應付了事,加班半小時就要甩臉子
,挑三揀四